闲聊 2025 年 1 月 12 日
工作总结、致新生
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,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
转眼大四已过半,卸任计协的工作已有大半年,从刚离开后的不舍,到中途愤恨、不解、释然,最后回归祝愿。我对协会的感情就像正弦函数一样起起伏伏。我不是个会说场面话的人,所以这篇总结可能更具体一些,实实在在希望帮助一些学弟学妹们解决一些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困惑、不解。
回忆
我是大二的时候加入的计算机协会,出于一个偶然的活动,我认识了几位学长和同学,自此开始了社团生活。幸运的是,这个社团不是那种成天划水的、摸鱼的社团,大家都很亲和,就像一个大家庭。不幸的是,社团已经处于「濒死」的状态——没有多少活跃的成员了。就这样,我们开始想点子,招成员,办活动。
女同学送的草莓
最初的维修日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。那个时候我们在图书馆旁边的露天广场,几套桌椅和遮阳篷,一坐就是半天。春秋季是最惬意的,清凉的风吹过来,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无论多么令人躁动不安,仿佛一阵风,就都吹走了。夏天是特别有趣的,天气炎热,所以极少同学会特意出来,人流少了,见到我们立牌的人自然也少了,这时候常常能看见好几个同学共同处理同一台机器,你一言我一语工作就完成了,偶尔还有女同学买冰淇凌和饮料送给我们以示感谢。只有冬天是最痛苦的,寒风、寒风、还是寒风,宁波近海,凛冽的寒风像刀一样刮在脸上,一阵接一阵,穿再厚的衣裳也挡不住。冬日的下午是没有人的,只有无情的寒风和冷清的摊位作伴,常常半天没有一台机器需要维护,就连从维修中获得的那一点点成就感也被无情的剥夺了,似乎只有晚上几个朋友凑一起吃一顿热乎乎的饭,才能稍微恢复一些。即使如此,我们还是尽量保证每月一次的维修日频率。
维修日剪影
至于讲座,倒是发展迅速,我们一开始只准备了 CA101,并没有 CA102 和 CA103 的规划,这些都是后期才慢慢发展起来的,当然丰富了讲座内容,乐见其成。讲座相较起来,周期比较长,涉及到选题,内容,节奏把控,PPT 制作等等,为了不过多占用自己的时间,一个学期只准备了一到两场。但我觉得讲座的潜力肯定不止于此,CA101 的定位非常清晰,这就是针对新生的电脑扫盲知识讲座,软硬件设计不深,只求最基础的了解,制作的会员还可依靠自己的了解,在某些方面「添加私货」,这是我非常乐意见到的,23 级的那一场就追加了一些显卡和电脑效率工具的介绍,非常不错。
维修日剪影
任职
再后来,学长毕业,我开始担任副会长一职,主要负责文件记录、归档、规范化流程这一部分的工作。这份工作比较枯燥,且费时费力,就不过多阐述了。这里非常推荐大家在 Github 用关键字「中文排版」搜索,特别推荐的是「中文文案排版指北」,非常简明清晰的执导。如果你有注意到,这篇文章中所有中文字符、英文字符和数字间,都有空格,这在项目中便有提及。
举一个反面例子,24 年末华硕有一场活动,活动海报中出现了同一段的一行中出现了连续两个感叹号,一个是全角,另一个是半角。第一个问题:海报是传达信息的媒介,为什么要用感叹号这种带有强烈情感的标点符号;第二个问题:即使情况特殊,需要使用感叹号,也不应该重复两次。地球要爆炸了吗?还是学校里的猫猫学长要长出蛋蛋来了?第三个问题:为什么两个相邻的、相同的标点符号,会出现一个全角一个半角这种低级错误。如果这种错误出现在我们协会同学编写的文档中,我会直接在群里点名。
说了这么多,也大概回忆了一下这几年做过的事情。你会发现,我虽是计算机专业,却对开发的事情没有那么擅长,对工程代码也可以说是一窍不通。这也是我最大的遗憾,荒废了不少时间。
期望
再写一些话,留给学弟学妹们吧。首先,我希望大家明晰的第一件事,来到计算机协会你想做什么,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但我们这一届有许多人都是这个答案——玩,这也是我希望听到的答案。我们向来自诩「玩得开心」。以兴趣作为动力,捣鼓一些喜欢的、新鲜的、有困难的事情,遇到问题,解决问题,这就是我理解的玩。但我发现许多同龄人已经不会玩了,或者说,被裹挟着在玩。移动娱乐设备占用了我们太多时间,短视频、强成瘾性的游戏。太多太多的诱惑在那里,一不小心就迷失其中,无法自拔。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正处于或即将处于这个状态,不妨换一些娱乐方式,逐步抽离。为了避免写成心灵鸡汤,言尽于此,玩「勿」丧志。
如果你想做些什么,但又没有方向,这里有几条建议。
一、多看书。在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,看书总是个不错的选择。科幻、设计、人文、哲学、历史、杂志、甚至网文都可以。有摄入才有输出。
二、想想看完这篇文章后,你要做什么;今天睡觉前,你要做什么;这周结束前,你要做什么;这个月结束前,你又想完成什么;今年结束前,你又完成了什么。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相信长期主义的力量。
三、不妨试试去找辅导员聊聊天,聊未来规划,聊美食,聊什么都可以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有些时候,别人看你总比自己看得清。
四、为什么没有说找老师,以我的了解,老师大概会让你加入他的课题组,做他的项目。从上课来看,学到的大多是上古时代的宝贝,而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,技术迭代的速度比学校里猫猫学长的速度还要快,就像技术爆炸,最后发现想做一个技术上有价值的东西,依旧要从零开始。
五、第二条可以进一步理解:找比你人生阅历更丰富的人聊天。但是这里要区分「老航空」和「阅历丰富」的区别:前者只是一群抱着已有经验不放手的顽固罢了。世界总在变化,唯经验论后患无穷。
说在最后
最后,我希望大家都培养一些人文情怀,有时间读一读历史,实在觉得枯燥,就把忘掉的高中古文再捡起来,背一背,去了解一写文章的写作背景。相信大家高中时都是背的「前赤壁赋」,那你们就可以了解一下「后赤壁赋」,把两篇对比来看,来读,从字里看出字来。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为了吃饱饭奔波的时代了,大家可以多关注自己精神世界的富足,就像我们协会会标写的:
To b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echnology and liberal arts。
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,发生过的事情必然重复发生。「以史为镜,可以正衣冠」,这句初中历史课本上的话,与诸君共勉。
版权声明:自由转载-非商用-非衍生-保持署名(创意共享3.0许可证)
作者: zzh0u 发表日期:2025 年 1 月 12 日